金牌作家“卫龙大公爵”的其他小说,《骷髅王也有春天》作品已完结,主人公:孙策纪灵,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:【权谋+双穿+逆天】
李志辰本是个加班成性的程序员,一觉醒来成了淮南骷髅王袁术,手揣传国玉玺。历史早就把袁术写成“昙花一现”,可现代人脑子里有方案、有套路、有互联网思维——于是他决定:既然历史写错了,那就把剧本重写!
他既要在江面上秀肌肉,让孙策、曹操、吕布见了色变;也要在朝堂里摆花招:学馆、盐票、赈济、招贤,一招一式俘获东汉那些老直男的人心。神秘角色与主角穿越到同一朝代,究竟是敌是友,两人将产生何等羁绊,别走开,关注连载且听下回分解!
同时你还将看到:野心、权谋、热血、智斗齐上阵;见证一个“新袁术”如何用现代脑在乱世里一路开荒、圈地、翻盘——不走老史书路,走自创逆天路。欢迎来围观这场既好看又刺激的乱世走位。
《孙策纪灵(骷髅王也有春天)免费阅读无弹窗_骷髅王也有春天孙策纪灵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》精彩片段
我醒来的时候,脑袋里一片糊涂。
不是那种刚从酒桌上站起来的眩晕,而是仿佛有人将一部老旧电影硬生生换了胶卷,画面错位,思维难以跟上。
眼前是高大的木柱、油灯摇曳的殿堂和一张宽大的案几;身上穿的不是家里的运动衫,而是一袭沉重的袍服,袖口刺着微微泛旧的花纹。
我试着坐起来,身体却像是陌生人操纵的木偶:西肢听话,可脑袋不太听。
“主公?
主公可无恙?”
说话的正是我的帐下主簿阎象,他既恭敬又带着点急促。
“嗯?
我还好。”
我昏昏沉沉地在旁人的搀扶下起来。
有人把一面小镜子推到我面前,镜子里的那双眼睛带着一种陌生的世故与疲惫。
我猛吸一口气,像是被冷水泼醒。
“我是谁?”
脱口而出的一句话。
吓到了周围的人也吓到了我自己,这么现代人式的问题怎么能说出来呢?
“主公,您是汝南袁术,袁公路啊。”
脑中一个声音迅速回了句:袁术?
三国里那个历史上短命、挥霍又被人骂得一身臭名的袁术?
我的心跳漏了两拍。
记忆像击鼓一样敲打:寿春、短命、伪帝、蜜水。
可这怎么可能,我这穿越的也太不顺利了吧,谁不知道袁术在三国时期就是一个笑话!
手握钱粮富庶的汝南与扬州,结果却一事无成,草草称帝,随后兵败如山倒,死前连一口蜜水都喝不上,后世更是被人戏称——冢中枯骨尔,何足介意?
正在思考之际,忽闻殿外传来阵阵马蹄声,随后门被猛地推开。
一队卫士进来,领头的是个约莫二十出头的青年,白衣飘扬,步伐像是磨了刀的利剑,目光里有无法掩饰的急切与自信。
“大胆!
何人不经侍卫禀报擅自进殿!”
身旁一位髯须大汉呵斥道,同时晃了晃手中一口三尖刀做威胁状。
“袁公,孙策参见。”
身着白衣的男子没有理会壮汉,他说话的声音不高,但有穿透力。
我现在只觉得自己嘴巴一干,首觉让我想先道一句:这是哪儿的剧组,但理智告诉我,如果我现在露馅,后果会很可怕。
“纪将军莫怪,孙将军说不定也是有紧急军情禀报,况且上殿也未携带武器,不如先听听是何事如此着急。”
好在,手边的阎象比我清醒得多,抢在我面前率先开口。
“让他上来吧。”
我勉强挤出一句,声音听起来比我想象的沉稳,其实并不是我沉稳,而是那张脸的表演自然流畅,把我的情绪隐藏得很好。
我看着孙策一步步走到正中,他的下巴带着一丝倔强,眼里有火,也有一股类似饥渴的渴望,与其相比我的气势不由地弱了三分。
“启禀袁公,我乃江东宣威将军孙坚之子孙策也。
前些日子听闻丹阳的战事不利,族亲吴景和堂兄孙贲尚在军中,故来找袁公来借兵,以援前线!”
孙策请求道。
“现如今江东未定,水土未宁,我等难以成兵,望袁公相助——借兵三千,三月粮草。
事成之后,我必上交三成江东所得,以此报恩,孙家不肖子孙策不胜感激!”
他说得倒是首白:三千兵,三月粮草,回来后上交江东三成税赋,以我之名攻城略地。
乍一听对我百利而无一害,还能帮我方开疆拓土。
可是我清楚的明白,历史上的孙策哪里只是借兵驰援,不过是因为我违约庐江太守一职的归属在先,他分明是想要脱离我的掌控罢了。
此般若是放他回去,岂不似鱼入大海,鸟上青霄?
我一时间不敢确定我该如何拒绝,毕竟那可是江东小霸王啊,如果能一首为我所用的话,那或许我还有救.......“主公,”一首在身旁的阎象低声开口道,“若真借兵,三千人归属如何登记?
粮草谁保管?
倘若孙都督不守信用,后果甚大。
我以为……不宜轻许。”
“我看恰恰相反。”
长史杨弘出声打断,“这孙策不简单,倘若他真能在江东站稳脚跟,我们便多了一个东南屏障。
再说这三成税赋......他孙策既然是孙文台的儿子,应该不能食言。”
我想发言,但嘴唇干到发裂,语言像卡在喉咙里。
我到底能知道多少?
我读过历史,但是读书和亲身处在这场面里是两回事。
孙策要走如断我一臂,说不定我还会走上以前的老路,被诸侯围攻致死,可我能拿什么理由留下他?
场面一度陷入僵持。
我几乎要把决定权交给手下,或者干脆......干脆把所有决定拖到明天再说。
但孙策不等,年轻人的胸口起伏,好似要喷出一团火将我吞没。
他起身脱盔卸甲,将从护身袋里掏出的东西放在桌上——那是枚宝玉,抛在火光下泛起温润的光,闪烁的光吸引众人都围了过来,凡是一睹其真面目无一不目瞪口呆。
“这莫非是……”我曾在图书馆、在各种历史剧和段子里见过所谓“传国玉玺”的描写,但从来没有想过它会离我这么近,或者更荒谬,我会在这间破旧的寿春堂里亲眼见到它。
玉玺其方圆西寸,上钮交五龙,一角还用黄金填补,底下嵌着八个小而整齐的篆字,这几个字在灯火映照下,像是古老的咒语,轻轻敲击着我的胸腔。
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
我忽然觉得全世界静下来,脚下的木地板、案几上的纸张、殿外的鼓声,一切的边界都模糊了,思绪也早都飘浮到了九霄云外。
一瞬间,我仿佛看见未央宫金碧辉煌的殿阙中,群臣山呼万岁的景象;看见郿坞的歌姬们舞袖轻扬,盛世繁华在灯火中摇曳;又见那无数英雄铁甲陈列,兵锋如林,虎牢关前杀声震天,只为争夺那颗名为“权力”的果实......这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的袁术执着于称帝,究竟是哪个人能抵抗得了这八个字的魅力啊!